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辦實事解民憂“南粵家政”工程增強內生動力打造廣東樣板 2023-02-14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qq.com/rain/a/20230104A02DVC00"

南都訊記者程小妹通訊員粵仁宣家政服務關乎千家萬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政服務是朝陽產業,也是愛心工程,大有可為。2019年,為求解家政服務“不放心”“不夠強”“不好用”“不好找”“不愿干”等民生難題,廣東瞄準“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的迫切需求,全面實施“南粵家政”工程,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雙區”建設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推動“南粵家政”工程高質量發展。辦實事、解民憂,三年來,“小家政”撬動“大變化”。“上門服務證”和“放心碼”嚴把入門關,讓家政服務好用又省心;超700個“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深入全省21地市社區,實現1個電話15分鐘家政服務送上門;“羊城家政”“客家大嫂”“河源阿嫂”“邑管家”等一大批家政服務特色品牌在全省遍地開花,家政企業數量超過2.68萬家,比三年前翻了近一倍,龍頭企業示范帶動效應不斷增強......從標準搭建、技能培訓到評價體系的完善,廣東“南粵家政”工程緊扣供給端、需求端,在育人才、擴就業、促內需、惠民生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已經逐漸成為小切口推動大變化的廣東實踐,成功打造出家政服務的廣東樣板,也讓“南粵家政”工程成為穩定和擴大就業的新引擎。多管齊下化解家政領域“不好用”“不愿干”難題“母嬰護理、養老護理、烹飪保潔、小兒推拿、催乳,沒想到小小家政里面竟然有這么多細分和講究,每一樣都來不得半點馬虎。”從貴州六盤水跨越千里來到中山學習家政的柴正群告訴記者,“南粵家政”工程讓她跳出了“全職媽媽”的局限,重新找到了人生目標,現已成為一名“全能月嫂”。柴正群所感嘆的諸多“講究”背后是廣東家政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直以來,制約家庭服務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標準的缺失,由此形成家政領域“不好用”“不愿干”等一系列難題。如何破解?廣東從標準搭建、技能培訓、評價體系完善等方面多維度發力,多管齊下推動家政行業規范發展。三年來,十余個省級地方標準相繼出臺,規范家政企業經營和家政服務員服務,填補廣東在這一領域中的標準空白;《“南粵家政”工程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2022—2026年)》則圍繞家政企業、家政從業人員、家政用戶三個維度,為家政服務業標準化建設提供整體指引,這亦是全國首個優質家政服務標準體系,進一步夯實“南粵家政”工程的職業化與專業化探索。中山市紅珊月嫂總公司內,月嫂新手正在學習新生兒日常護理,供圖:實習生聶書祺。在專業技能培訓方面,“南粵家政”工程充分調動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培訓機構、家政服務企業等各類培訓資源,完善多元化培養體系,加快培訓評價標準建設,并且推動全省282家企業、院校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完成“南粵家政”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備案,成立“南粵家政”人才培養評價聯盟,打造家政人才培養評價就業全流程供應鏈。當前,全省已累計開發27個“南粵家政”培訓課程標準,家政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覆蓋保育師、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等13個項目,越來越多從業人員有證可考、有補貼可拿。隨著人民群眾對多層次、多樣化家政服務需求的日益提升,高端家政人才的培養也勢在必行。珠海市同輝家政內學員正在學習母嬰課,供圖:實習生聶書祺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南粵家政”工程以建立全覆蓋的現代家政專業教育體系為重點,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家政技能人才隊伍。據介紹,當前全省有200多所院校開設家政相關專業,在校生達15.8萬人,每年都為社會輸送家政專業人才。不少院校、企業、培訓機構等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學習引進國內外發達地區家政服務業先進技術、經驗、師資等培訓資源,推動家政服務與國際接軌。珠海憑借地理優勢,邀請澳門家政協會的專家分享教學經驗;清遠職業技術學院聯合“51家庭管家”采取國際化培養形式開設訂單班,邀請菲律賓家政專家進行校企跟班式培訓授課。與此同時,技能比拼的“練兵場”也搭建起來了,廣東已連續兩年舉辦全省“南粵家政”技能大賽,覆蓋21地市,兩年累計參賽人數超過8000人,充分發揮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的積極作用。廣東省第二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總決賽健康照護師比賽現場,供圖:南都記者黎湛均。有了高標準與練兵場,如何讓標準“落地”且行之有效?2022年7月起,廣東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啟動“南粵家政”星級服務人員和企業認定工作,在全省范圍遴選認定一至五星級“南粵家政”服務人員和服務企業,既為客戶享受服務打造“一桿秤”,也激勵家政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技能水平,引導家政服務企業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要真正轉變“不愿干”的觀念,還需要向上打通家政服務人員的職業發展通道,在廣東,這樣的路徑也正在拓展。五星級“南粵家政”服務人員可以申報“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了;家政服務人員也能評職稱了,2021年,共有16名“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獲獎選手榮獲“省技術能手”稱號,414名家政服務人員獲得首批省鄉村工匠家政專業人才職稱,其中副高級及以上職稱23人。廣東啟動“南粵家政”星級服務人員和企業認定工作,供圖: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此外,為了吸引更多勞動者投身家政領域,“南粵家政”工程不斷優化行業環境,提高職業保障水平,讓從業人員工作有奔頭、生活有保障、社會有認同。2020年12月,廣東省印發《關于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試行)》,將在家政服務機構從業的家政服務人員作為8類特定人員之一,納入工傷保險參保范圍,為更多從業人員撐起了“保障網”。積分入戶等政策也在向一線家政人員傾斜,廣州自2020年起將家政從業人員納入特殊技能、特殊艱苦行業一線從業人員范疇,滿足條件的家政從業人員即可通過所在家政企業申請積分入戶,并享受入戶積分加分優待。此外,廣州還推出全國首個家政服務業“商業+公益”保險保障新模式,制定《廣州市家政服務“商業+公益”綜合保險辦法(試行)》,幫助家政服務企業以及從業人員增強抗風險能力。人才隊伍始終是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重要支撐。從市場反饋來看,勞動者投身家政行業的積極性正在逐步提高,家政“不愿干”的問題正在逐步緩解,甚至一些高學歷、跨專業的年輕人也加入其中。據《2022年度廣州市家政服務綜合平臺發展報告》顯示,家政從業人員相較于2019年,男性比例逐步上升,群體年輕化、高學歷化趨勢明顯,本科(含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為18.0%。精準發力診治家政服務“不放心”“不好找”痼疾勞動無合同、信用難追溯、服務難評測……家政服務領域的“不放心”“不好找”等問題一直是困擾家政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痼疾所在。為此,廣東圍繞家政企業、家政服務人員以及消費者三端精準發力。對于家政企業,廣東加大力度推廣員工制引領行業走向規范化、標準化和專業化。傳統家政企業大多以中介形式開展服務,通常為“一錘子買賣”,缺乏對從業人員的持續培訓,以及后期的服務質量跟蹤和管理,導致家政服務滿意度差、矛盾糾紛多。員工制模式則讓家政從業人員不再“打零工”,企業直接與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保費,可以更加規范家政服務業的經營管理,助力該行業高質量發展,使家政服務讓市民更“放心”。三年多來,廣東大力實施員工制家政企業引領計劃,配套社會保險、吸納就業、商業保險補貼等扶持政策,為家政企業減輕經營負擔,“南粵家政貸”等金融產品累計提供授信支持近100億元。當前,廣東逐步建立以道德教育為核心的誠信體系,完善“事前引導、事中監管、事后評價”工作鏈條,實現家政服務可查詢、可溯源、可評價。2020年以來,廣東加快建立健全家政服務人員注冊登記制度,省級層面全面推行居家上門服務證,家政人員可免費申領,客戶掃碼即可查詢從業人員的詳細個人資料,包括具體技能水平、體檢報告、工作履歷、個人信用記錄等,同時還可以查詢家政企業信用記錄,實現知情消費、放心消費。廣東在省級層面全面推行居家上門服務證,供圖: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廣東各地市也結合自身情況,推出了相應的市級服務證,如在廣州,“安心服務證”已成家政從業“標配”;在佛山,“居家上門服務證”和“放心碼”一證一碼不可少;在江門,客戶的評價信息亦能夠關聯到家政人員的“安心碼”,消費者有了評價權,服務好不好,自己來打分。此外清遠、中山等地也都推出了各自的誠信卡。對于家政服務人員而言,服務證能夠提升客戶對家政員的認可度,也會讓家政員感到更安心,并且服務證的獲取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并且通過考核,課程內容不僅有家政人員的必備技能、從業道德等,還會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讓家政人員在從業過程中更懂得保護自己。目前,廣東正在加快打造全省統一的“南粵家政”綜合管理服務網絡系統,推動建立“南粵家政”全領域數據共享機制。系統建成后,將進一步打通人社、商務、衛健、民政、市場監管等多部門數據共享通道,全量歸集家政企業、從業人員服務信息,從下單服務到評價維權都有全流程、實名制管理,實現家政服務“可查詢”“可溯源”“可評價”,有利于更好地解決家政服務誠信問題。對于消費者來說,去哪兒找家政亦是老百姓最關心的直接話題。當前全省各地已經建設了700多個“南粵家政”基層服務站,打造15分鐘家政服務圈,對于消費者而言,1個電話15分鐘家政服務送上門已經成為現實,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一站式”老幼關愛服務,實實在在地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可地圖導航,也可一鍵電話咨詢。不知道如何選擇家政服務員和企業怎么辦?地圖還同步上線了廣東最新評選出的星級家政服務人員名單。”日前,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管理局聯合南方都市報推出了“南粵家政服務地圖”,地圖采取H5形式,涵蓋全省已運營的基層服務示范站、家政超市、家政產業園、綜合基地等700多家“南粵家政”相關服務網點。市民動動手指就能快速查找到服務網點信息,實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推動“南粵家政”工程真正下沉到基層,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家政服務,真正解決“不好找”難題。示范引領補齊家政產業“不夠強”“不夠優”短板三年來,家政服務“小棋子”撬動民生服務“大變化”的作用不斷釋放,龍頭企業的特色化發展、區域家政服務品牌的不斷涌現以及供給渠道和載體的百花齊放,都讓行業發展活力得以進一步激發,有效補齊家政產業“不夠強”“不夠優”等短板。在市場主體端,精細化扶持舉措讓家政企業信心倍增,目前,全省共有家政企業逾2.68萬家,比2018年翻了近一倍,從業人數比工程實施前增長了三成多。龍頭企業的引領效應初現,廣東持續開展標桿企業選樹工作,已累計認定省級、市級龍頭、誠信示范企業159家,累計安排獎補資金逾3000萬元,助力更多家政企業走上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道路。目前,全省家政企業品牌連鎖店的比例約占30%。“51家庭管家”成長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員工制家庭服務企業,廣東省好心家政集團、惠州拓普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都配套建設了職業培訓學院等業務模塊,配置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標準化培訓設備,為打造家政服務高素質人才基地奠定了基礎。銀康(中山)科技有限公司從數字化老年健康照護切入家政行業,以家政基層服務站網絡為載體,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數字化老年健康照護服務。銀康(中山)科技有限公司從數字化老年健康照護切入家政行業,供圖:銀康科技。陸肖華是珠海市家政龍頭企業“我愛我妻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作為一名家政行業的老兵,已有二十余年經驗。談到南粵家政工程三年來的變化時,她感慨道:“變化可大了!以前我們都是單打獨斗悶頭做。自從有‘南粵家政’工程,出臺了家政領域的行業標準,大家都會按標準來做。市人社局組織我們參加招聘會、去外面學習開闊眼界,還舉辦企業經理人培訓、師資培訓,這些都給我們企業的經營提供了支持。”廣州家庭服務行業發展協會會長朱德毅在《大灣區家政產業發展與未來》的論壇上亦表示:“從事家政行業15年,我認為‘南粵家政’工程實施這三年來的變化已經超過了前面十幾年。”龍頭企業的集聚化、特色化發展也進一步擦亮了各地市的“南粵家政”金字招牌,“羊城家政”“肇慶管家”“五邑家政”“客家大嫂”“河源阿嫂”等一批家政服務品牌涌現,“放心家政”的口碑逐步打響。在擴大家政供給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就業,成為對沖疫情影響、拉動就業增長的新引擎。河源以“月嫂”這個小切口,挖掘、培訓、扶持“大湖月嫂”“船塘月嫂”“上坪月嫂”等一批家政服務品牌,推動實現就業創業大變化。2021年以來累計培訓月嫂6000多人,其中農村婦女5000多人,目前在“雙區”就業的河源月嫂已達2萬多人,河源已成為“雙區”月嫂的重要輸出地。河源建成全省首個“家政一條街”,供圖:實習生鄒燕平。在渠道供給上,一大批服務載體涌現。江門建成了全省首個“南粵家政”產業園,入駐家政企業提供“保姆式”的創業孵化服務。河源建成全省首個“家政一條街”,實現“南粵家政”全鏈條產業化抱團發展,打造吸納就業的“蓄水池”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湛江高標準打造“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目前已有51家家政企業入駐,先后多次組織有意愿的群眾免費參加家政技能培訓,幫助群眾掌握一技之能,共同推動湛江市家政服務人才培養體系形成。江門打造“南粵家政”產業研修院,供圖:“南粵家政”產業研修院。三年來,“南粵家政”工程堅持市場導向、多元培養,倡導學制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推動培訓機構、技工院校、龍頭企業等主體協同發力,圍繞母嬰、居家、養老、醫護四大項目累計培訓近127萬人次,帶動就業創業逾208萬人次。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接下來,廣東將持續擦亮“南粵家政”金字招牌,將“南粵家政”工程打造成為“生活上的百科全書、指尖上的便捷服務、制度上的廣東模式、社會上的大眾點評”。統籌:李陽尹來陳偉斌李湘瑩程小妹賀蓓采寫:李梓毅楊曉彤美編:張許君視頻:楊杰陳誠?張馳主播:李鶴鳴馬青攝像:阮增豪?鄒衛?黃昕吾?蔡肇宇導播:林經武?彭雨欣?武藝璇?曾俊豪技術:周炳文林曉敏盧業成陳艷媚孔一行何卓賢黎子明吳冠山鄒妍璐實習生:陳保良?洪若琪?吳驍航?林穎琪羅泳瑤陸朗然

關鍵字標籤:新竹通水管費用
詳細歐洲地區旅遊資訊解說,線上諮詢服務。
歐洲旅遊國家:德國、義大利、法國、英國。
歐洲許多國家都是散心、度蜜月的好去處,
事不宜遲,馬上行動。
克羅埃西亞北海道旅遊韓國旅遊行程巴里島自由行
澎湖旅遊帛琉